夜随笔散文

时间:2025-02-14 09:32:32
夜随笔散文

夜随笔散文

夜随笔散文1

天上的群星忽闪着大眼,校园里一片灯光,好像一池秋水,泛着波光。多宁静的月夜啊!

然而,我在这宁静的校园里仿佛听到了海浪的涛声,山谷的轰响!

我刚跨进阅览室的大门,眼前的情景吸住了我的目光,瞧着他们的神情都是那样专注,来回的步履都是如此匆忙。

哗、哗、哗……翻阅声响在马列著作的书房,一双双聪慧的大眼在探索着真理,新征途上,把革命导师请来导航。

哗、哗、哗……《历史研究》、《地理知识》、《社会科学杂志》,留下了好学者的缕缕目光,然后赠给了他们宽广的胸怀、无穷的智慧、使不完的力量。哗、哗、哗……什么书具有如此的魅力,从这个又传到那个同学的手上?哦!迷人的《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的观点》,赫赫有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科学之光照亮了探求之心,我看见了中国的爱因斯坦在这里孕育,千百万个陈景润在这里成长。多少颗心儿同时跳荡,多少面书页一起翻响。这哗哗翻阅的佳音,汇成了时代波涛的浪声,后浪不断地推击前浪……

我信步来到了教学大楼,透过明窗,看到一个个伏案的身影,他们手中的笔杆是那么轻快地挥动,要把三角、几何、微分、积分的习题做下。突然,一阵欢快的笑声传来,把我引入了中文系课堂,嗬!这里又是一个战场。题为“交响乐”的学习园地首次与同学见面了,她像一块大磁铁,吸引着同学。我透过人群的肩隔间空隙,看到了《科学的青春》、《鲁迅作品的探讨》、《实践的法则与法则的实践》。“我也来一篇!”顺着发出清脆声音的方向望去,我看见一个脸上略带稚气的姑娘,正往上贴着一份长诗——《李、杜愧提笔》。

一股热浪冲击着我的心扉。我回过头来,一段闪光的字幅猛然跃入眼帘:“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我的心豁然一亮,他们不就是最勇敢的攀登者吗?那挥动的笔杆是舞起的利剑,它斩开了丛生的荆棘,开辟了一条通向光辉顶点的大道,那学习园地中的篇篇诗文是砌成开往科学之巅的块块台阶。我压抑不住感情的迸发,和“攀登者”一同吟诵:“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浪声在空久久地回荡。

夜空的星星渐渐隐去,想必是困倦了吧!不!那是因为人类群星灿烂的时代来到了,它比夜星闪射出千倍万倍的光芒,夜星怎么不失色、隐藏!

夜随笔散文2

天青色,烟雨朦胧,湿夜雨季,谁在耳边萧瑟着,凄凄惨惨戚戚。雨染荷边,罗裙依依,在那望不断的朦朦中,挥洒一连串的浮想联翩。此夜,一如往常,案几上与白纸黑字围炉夜话。

夜是寂寞的,是惆怅的,又是绮丽的。对于我来说,只因一曲二胡的幽幽,那被一块小石就能堵塞的狭小心胸,就能容纳祖国的山川与河流,湖泊和森林;就能重新承载被踩碎的心灵;就能抬头远望那座高大的灯塔,起步前行。

那些躺在岁月中的记忆,是放在盒子里的彩色玻璃珠,凝望的到底只是球所肆意闪耀的色彩,一片斑斓。水一般灵动的调子将这些色彩柔化,却又灵活起来,灵活到只是记忆本身的记忆也在流淌。

不曾独坐溪竹边抚琴,也不曾对流饮酒后音笛,大概世界真的是变了,太过喧嚣,太过急躁,那匆匆的擦肩而过,便已是归途,一曲得终,聆听的过程,我们又能铭记多少?一切都是短的窒息,却道那惊鸿一瞥,铭记一生。

传来一阵小浪拍岸的声音,宁静的,舒缓的,眼前便透出一片湛蓝。只身立于海边,风时而温柔地过,浪漫自得。《话别风中》,远了,再也不会回来的言语,记忆也将其脱离,人的执着只是荒唐寻忆,倒不如放下沉重的过去,话别风中后,将脚印留给弯曲的海岸线,随着风飘散,又一阵小浪拍打,成熟了沙子的颜色,再见也别得如此美丽。

不知是窗外雨声还是曲中的雨声,比先前更加自在,击打着木板滴答作响。《雨中海岸》,湿润像谁的眼眶,跳跃的余光向远山倾歌一束柔肠,生命里的悸动,一小丝一小丝的激荡,飘落飞舞,美丽不可方物。绵绵的曲调纯洁不带一丝染迹,一瞬便已融入大海里,不知去向。那时疯了一般的追求,然后悲伤,如今,平静如常。

我不够坚强,不够努力,所以需要什么来给我勇气。弦的激昂,是死后浴火重生的凤凰,充满着如火一般的强劲与力量。“水风交融,孕育云朵,吞吐时间,直到水滴落下,人,还有这个星球上所有一切,都是如此,无论在哪,都有花朵绽放。”空中灵动这样的歌,随着弦的缓急上上下下。《宇宙之花》,成长,吸收那天地间的精华,自信而勇敢,用生命来开放。

《大地的吐息》是悲伤里谁温润的笑颜,单调的静谧若即若离,梦幻的海边,也随一口叹息而散,夜还是夜,曲还是曲,只是雨后那泥土的气息格外芳香。淡淡的光色迷离,渐要消失,浓茶的棕印浅痕杯口,恍如一切都有了生命,独自一人的夜不再孤单,平静了心灵,颤抖余音几许,我听见大地在吐息。

天青色,烟雨朦胧,一切恍如梦境,又深刻烙印在心里,在雨中海岸的话别,在宇宙之花生长的大地吐息。遇见,方有寻找,寻找,方有舍得。夜里,遇见谁的南音流淌不息。

后记:

听闻欧美人喜欢二胡而都以为二胡是日本乐器,日本人喜欢二胡而都拿它与尺八相配,中国人都知道二胡是中国乐器却在提及时立即联想到街边的老头或者叫花子。我无法说出这一种悲哀,只想表达中国人里也有人爱这民族的灵魂爱得深沉。

夜随笔散文3

我用尘封己久的笔墨来书写自己不平凡的人生,铺满尘埃的片片记忆与点点滴滴隐藏在心灵的最深处,沾满了泪滴、心酸、斑痕坎坷、孤寂艰辛,伴随着已逝的锦瑟岁月与青春年华一起随着我火热的激情埋葬消蝕贻尽……感谢出现在我生命中的每一个过客,都是一份缘,不管缘深缘浅,相遇、相识、相知、甚至摖肩而过,祝愿朋友一生平安,健康青春常在!

我用平静的心态认真地坚持做着自己喜欢且快乐的事,我快乐着我的快乐,当匹配成功的那一刻是使我深感多么快乐,欣慰的事!希望一对对佳偶幸福永伴,同样给心地善良的我一份偌大的快乐,积德行善快乐着我的快乐,幸福着我的幸福!

夜已深,幽澜清寂,一个人躺在床上孤独着笔书写自己之心语,排遣那无奈的寂寞感随着寒夜的轻袭阵阵袭来,逐渐开始越来越浓,忧郁、伤感、落寞总是不断地吞噬着我孤独的灵魂,多愁善感的我终于摆脱了病魔的缠身,然却是满怀诗情画意的心境依然如故,火热的情怀怎么也掩饰不住将要喷射的激情火花,万千心语涟涟不知与谁诉?奈何桥畔的苦苦等候,总不见你的惊鸿一面,出现在我面前,孤寂的霓虹灯诉说着欲诉还休的无奈,荒芜的灵魂在奔跑中徘徊,毫无目的、希望,压抑、独守、封闭,总在把生命中的偶遇拒之门外,固守着传统教条的理念城池,坚守着可怜可悲的那份自尊,默默独自吞噬孤独的滋味,落寞!其实明知快乐也不过如此简单,人的一辈子并不长,何必封存自己?青春又可几何?然而却怎么也无法挣脱跨越自己……

郁闷、孤独继续伴随着自己,那份可怕的寂寞又一次隐隐袭上心头,又何以驱散,何以消除?一个人寂静的可怕不过困倦开始悄然袭来,头越 ……此处隐藏3296个字……在记忆中留下惊鸿一瞥的恒久念想。

还有人说夜里“城市的天空被灿烂迷人的灯火染成了了绛红,红得像一个壳……壳外,是星光。星光穿越千百年之遥,从亘古寻找到当今,从创世之初来到现在。一头撞在壳上,停了下来。木然地看了看,湮灭。”城市的夜,或在灯火阑珊的街头,和一群人走,和一个人走,和影子走。湮灭了星光的夜舒展开嗜血的皓齿与挽月之翼膜,歆享着读诗的虚华与沁寒的寂寞。再热闹终也不过曲终人散、人走茶凉。午夜的风穿过城市的上空,擦过操场上矗立的旗杆的顶端,沿着路灯光影覆盖的边限,绕进一个个未成眠的虚梦里。都市或摇烁或缓行的十色灯火光怪陆离就这样刺痛了夜醇嘿幽深的瞳孔。夜沉重的呼吸和着聚散之间不断蔓延的离合的悲欢,回应着在喧嚣里不断浸染的漫天霓虹,回应着在挣扎中不断宣泄的落寞无奈。

城市的夜,浅眠深睡抑或不得成眠,或多或少的念想缀连成珠挂满了黑色的帷幕,轻轻遮裹着躁动的灵魂,只能在夜里,灵魂的触及抖落覆盖其上的繁复,一根根胶质透明的如枝丫般的触须颤动着,绕过楼角,越过流年,去搜寻一点光亮,去探访异地他乡的或已沉睡或还睁圆了两眼的密友,去回味过往岁月的点点滋味,去抚弄记忆的花树下淡淡浅浅的梦。夜若只是止声旁观,夜若只是冷眼嗤笑,何以有人眼角缀饰星辉,何以有人指尖环转月光。

想起周国平说在城市的一个黄昏,骑着自行车,视线越过马路上的车辆和行人,停留在傍晚深蓝色的天空上。那无比深邃的蓝色让他的.灵魂仿佛不由自主地投入那蓝色的宇宙潜向无底的深渊。当天色越来越暗,他便越沉越深,明知有生还的希望,却仍然放任自己往下沉。而“橘黄色的路灯,红绿灯,在深蓝天空的背景下闪着鲜艳的光芒,色彩的魔力,色彩的梦。它刺激眼睛,使人想入非非,被光的旋律催眠,陷入幻觉之中。”这时,视觉俨然成了触觉的替代,它代你感知城市,感知夜的魔力,感知灵魂的最深处。城市的夜也并非一无是处。夜的唏嘘将赞歌充斥在虚虚实实的爱恶哀乐之中。那些从白日的熙熙攘攘走出来的人,踩着希望的余晖,走进迷茫朦胧的夜色里,也许是走来休憩,也许是走向皈依。

无论是怎样的夜,回眸,你总能心安。于是,当夜幕笼罩在大地上,当夜色弥漫在呼吸中,打开一盏灯,等一个同伴,不如关掉所有的灯,置身夜的怀抱,从此与夜深交。这样,也许你能听得见平原上的水和诗歌。

夜随笔散文9

起风了,又是一年肃秋。还没来得急穿上外衣,皮囊就已被秋意肃杀。

深秋的夜里,总归藏着太多不可言语的故事。

有时候也说不清自己是不是已经到了一个能接受遗憾的年纪,貌似很多的人和事都开始有了一种泛酸的味道。也许是天干物燥引起的错觉,也许是自己在做最后的挣扎相信这是冥冥之中自有的安排。那年留下的信签还刻着斑驳的字迹,潦草又简短,后来才明白那是不知不觉中早就写下了青春的缩影。一个时代的结束宣告着一个时代的人物已成云烟,不起波澜,不惊涟漪。

岁月悠悠,夜月匆匆。

我发现自己开始疲于挣扎,安于妥协。不关乎对错,世上本就无对错可言,所有能用认知定义的对错都是非意识失衡状态下的谬论,而意识是不可被定义的虚无。不关乎年龄,年龄只是包裹生活的一层彩纸,每年能得到什么样的礼物,只取决于生活给了怎样的经历。

- 也许争不过天和地

也许低下头会哭泣

也许暗涌早已翻腾了我的心里

别问我为什么愿意

与现实做最后的邻居

不败的时光可曾鞭笞着你放弃

在尘世谁不是活的如一蝼蚁

若你某日还会记起

那些再也回不去的梦遗失在人海里

别难过 随它去

即便生活

从不被温柔以待也要含笑合掌回之以礼 -

“谁不曾爱上自由,谁不曾独上高楼,谁不曾为梦放手,谁不曾孤独行走”这是偶然间听到的一句歌词,张扬的旋律与歌词恰到好处的入场,立马就攻陷了我严守的城墙,我像是一个望着失守的城隅被兵临城下的将军,无处可逃。

夜深了,又是一次梦靥。还没来得及穿上外衣,灵魂已开始隐隐不安。

夜随笔散文10

读书,注定是终生要去做的事情了,现在看来,还没有一件事做得这样起劲和长久。

感谢父母,很早就教我养成这个习惯,成为我第一位的爱好。

每每看到卧室里熟睡的儿子,在枕头旁边翻扣着书籍,墨香伴着那甜甜的微笑,不禁会想象儿时的我。我确信他找到了今生修身的朋友。

毕淑敏有一段贴心的话:“所有的商品和文字相比都是速朽的。对于现世,人们注重物质,对于久远,人们更注重精神。一个人最少需要一种非功利的爱好。”做自己喜欢做的那件事,就是爱好。爱好哪能不分层次呢!既能养生又能养性的爱好,需要编织呵护保持。大凡进行在热闹场合的爱好,只是短暂的疗疾浮躁,快速催眠而已,安顿心灵就难了。

人过活的是生命和灵魂。获得安静,舍其焦虑,让生命和灵魂真正解放,读书,应该首推。

修身似乎已近尾声,养性之页刚刚打开,看到以知有些,未知许多,释疑的需求未曾改变。

静候在书屋里,短坐些许,举目书海,不甘收敛的性情,品味出全部生活的气息。室外,已是望不到边际的漫彻的夜;室内,静的只有隔时的钟声,让出融融的空气在流淌着,像散漫,慵懒的思绪。夜渐深,阅读也会渐透。读累了,或推窗而立,或步入开放式厨房取来柠檬水。情意饱满,欲望停息。夜深厚,书深厚,人生亦深厚。夜深情,书深情,人生亦深情。读书,流转经年,常与大学读书的儿子在席间或游历中交流心得,满心的欢喜,异样的陶醉。书多,几经苦读,不胜于行,择其数例而恶读;书活,悟出灵性,人与书相得益彰,获取条理的思辨。对己而言,感悟到不同的季节享受不一样的书,心灵与自然一种契合。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可会有一份春意的困顿。夜读,选古诗词和抒情性极强的散文随笔。这与春天昂扬向上的精神是一致的,与诗词里那种惜春,怨春的情结是相吻的。夏日里,天气溽热,长夜难熬,挥汗不止,心烦气躁,易读古文人笔记,或读温情心扉的小品文,文字闲适,性情,读之可以安静纳凉,以养心智。秋日清爽,一切都变得通透下来,人的思维疏脱而缜密,理性哲思,这时不妨读一下孔子,老子,庄子,读读西方的黑格尔,甚至周国平最推崇的尼采等,使这个季节变成一个充满思辨的季节。冬的夜,可以有理由谢绝外事活动,静享厚厚的沉沉的总也望不到边的黑夜,孤灯对孤人,一盏照一书。案头置上一本厚厚的史书,带点研究性,比如考究明史,名相为何没有重用清官海瑞?等等。一种对时空的穿越,那种“对话”,有着长久的沉远的滋味,缓缓弥散着——

持续的向往,惠及清灵的心房,唯恐离书而远,我坚信在今后的日子里,读书这个爱好与习惯能养我的性。时下,一轮轮“昙花一现”的然过去后,读书热又将人为地掀起来。但愿读书,不仅仅是文人的专利。让我想起周作人来。据说,去周家拜访先生,每次见到的必是:临窗而坐,面前摊一本书。读书,是他生命的必须。他曾写过一首打油诗:“饮酒损神茶损气,读书应是最相宜。圣贤已死言空在,手把遗编未忍披。未必花钱逾黑饭,依然有味是青灯。偶逢一册长恩阁,把卷沉吟过二更。”

到底还是静夜里读吧!

《夜随笔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